在理解各級所得稅負擔時,首先必須了解稅率階梯的概念。所得稅通常按照階段性的稅率計算,這意味著高收入的部分將適用於更高的稅率,而低收入的部分則適用於較低的稅率。例如,假設你年薪為一百萬,稅務機關可能會將這個金額劃分為幾個範圍,按不同的稅率進行徵收。具體來說,可能會將你的收入劃分為以下幾個級距:

  • 0 – 20萬元:適用稅率0%
  • 20 -⁣ 40萬元:適用稅率5%
  • 40 – 80萬元:適用稅率12%
  • 80 – 100萬元:適用稅率20%

這樣的階梯結構設計不僅讓繳稅變得相對公平,也能確保高收入者承擔較大的稅負。以年薪一百萬為例,透過上述的稅率計算,實際的稅款將是按照這些級距的邊界進行分段計算的總和。最終納稅人只需支付超出各級範圍金額的稅率,而不是整體金額皆按照最高稅率繳納。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,納稅人能夠對自己納稅額有更清晰的理解,從而更有效地規劃自己的財務。